早產兒可能面臨更多健康問題,需要更多關注與護理。
????江門日報訊 (文/圖 記者 梁爽 通訊員 鄭慧怡 張淑琨)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。早產兒是指胎齡小于37周的新生兒。他們可能面臨呼吸困難、感染、營養(yǎng)不良等健康問題,需要更多關注與護理。通過早期干預治療,多數早產兒的生長發(fā)育能追趕上足月同齡兒。????相較于其他寶寶,早產兒的成長會遭遇更多的困難。對于早產兒的家庭護理,江門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中心副主任醫(yī)師區(qū)煜君建議,做好以下四個方面。
????一、撫觸能促進早產兒神經系統(tǒng)發(fā)育,同時也能滿足早產兒情緒需求,增加睡眠時間,有助于全面發(fā)育。
????二、在日常照護中,早產兒睡覺選擇平臥位,不用枕頭,注意床上用品不要遮蓋口鼻;避免不必要的移動,盡量讓早產兒多休息。
????三、首選母乳喂養(yǎng),胎齡小于34周、出生體重小于2kg的早產兒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采用母乳強化劑加入母乳的方式喂養(yǎng)。對于無法進行母乳喂養(yǎng)的早產兒,體重增長欠佳時,可根據醫(yī)生建議采用早產兒配方奶粉。
????四、早產、低出生體重寶寶應該按照同齡足月寶寶進行免疫接種,不需要校正胎齡。若媽媽為乙肝病毒感染者,其所生的早產兒,如果出生體重小于2kg,除出生后盡快接種首劑乙肝疫苗外,在孩子1個月、2個月、7個月時應分別接種一劑乙肝疫苗。